為推進"一帶一路"倡議下的海洋合作,我國提出建設三條連接亞洲與非洲、大洋洲、歐洲和其它地區的海上"藍色經濟通道"的方案。
China has put forward plans for three ocean-based "blue economic passages" that will connect Asia with Africa, Oceania, Europe and beyond, in a bid to advance maritime cooperatio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.
2017年6月20日,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《"一帶一路"建設海上合作設想》,勾勒出三條"藍色經濟通道(blue economic passage)"。這是自2015年3月28日發布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》以來,中國政府首次就推進"一帶一路"建設海上合作(maritime cooperation)提出中國方案,也是"一帶一路"國際合作高峰論壇(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)的成果之一。
《設想》提出,中國愿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(countries along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)開展全方位、多領域的海上合作,共同打造開放、包容的合作平臺(build open, inclusive cooperation platforms),推動建立互利共贏的"藍色伙伴關系",鑄造可持續發展的"藍色引擎"(promote mutually beneficial "blue partnerships" and forge a "blue engine"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)。
《設想》提出要重點建設三條藍色經濟通道:以中國沿海經濟帶(coastal economic belt)為支撐,連接中國-中南半島經濟走廊(China-Indochina Peninsula Economic Corridor),經南海向西進入印度洋,銜接中巴、孟中印緬經濟走廊(China-Pakistan, and Bangladesh-China-India-Myanmar economic corridors),共同建設中國-印度洋-非洲-地中海藍色經濟通道;經南海向南進入太平洋,共建中國-大洋洲-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;積極推動共建經北冰洋連接歐洲(link Europe via the Arctic Ocean)的藍色經濟通道。
發改委表示,隨著經濟全球化(economic globalization)和區域經濟一體化(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)的進一步發展,以海洋為載體和紐帶的市場、技術、信息等合作日益緊密,發展藍色經濟(blue economy)逐步成為國際共識(international consensus),一個更加注重和依賴海上合作與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。加強海上合作是促進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更趨緊密、互惠合作更加深入、發展空間更為廣闊的必然選擇。
[相關詞匯]
共享藍色空間 share blue space
海洋環境保護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
海上互利互通 marine interconnectivity
海上安全 maritime security
海洋治理 oceanic governance
海洋資源 marine resources
公司簡介 公司資質 筆譯服務 口譯服務 視頻服務 桌面排版 本地化服務 合作企業 |
![]() 掃一掃關注
遼寧語橋公眾號 |
024-31407107
地址: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塔灣街11號信悅匯F1座1711室
郵箱: 1stopchina@1stopasia.com
手機: 13624219395, 15604052559
|